顯示具有 頸動脈支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頸動脈支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3月14日 星期六

好朋友爸爸的頸動脈狹窄

頸動脈狹窄在國外是常見造成病人腦梗塞腦中風的原因之一
尤其許多周邊血管疾病或是冠狀動脈狹窄狹心症的患者
還蠻常在手術前的篩檢發現有這個問題

以前在還沒有頸動脈支架發明之前
頸動脈狹窄想當然耳手術方法應該不會脫離
頸動脈繞道或是將外頸動脈切斷拿來取代內頸動脈
可是並不然
頸動脈狹窄手術最特別的是一種手術方法叫做動脈內膜切除手術
這跟大多數的動脈硬化處理方式非常不一樣
外科醫師的角色竟然是將動脈內造成血管狹窄不通的動脈硬化斑塊切除然後將已經沒有動脈內膜以及動脈硬化斑塊的血管外皮縫合起來或是加上個血管補片增大截面積



這樣的手術
造成一個很大的傷口
幾乎由耳垂劃刀一直到鎖骨附近( earlobe to colllar bone )
當然做熟了加上病人的血管病灶不長可以將傷口縮小到只有5-6公分長

原本這類的手術應該佔心臟外科一個很重要的地位
可是這幾年幾乎每年只有零星幾個病例輪到我們開刀
原因是這些患者都被神經內外科安排去心臟內科或是神經放射科做支架了

以用來通冠狀動脈或是身體其他血管甚至膽管氣管支氣管的記憶金屬或是不鏽鋼金屬支架來做頸動脈支架手術是正常醫師一定會想到也一定會想辦法拿來用看看的方法
唯一的不同是 週邊動脈或是臟器器官血管的支架如果置放過程有一些血栓或是動脈硬化斑塊跑到週邊去塞到週邊小動脈不會有甚麼大事情
可是這種末梢動脈小阻塞的情形在頸動脈支架可是非常危險
病人可以前一秒好好的後一秒就發生嚴重大中風甚至迅速死亡

所以後來發明了所謂保護性濾網
在頸動脈病灶後先張開一個網子
再做頸動脈支架
如此過程中有任何血塊或是動脈硬化斑塊掉落就可以被網子攔截
已經變成這個支架手術的必備要項了

即使如此
我們每年出國開會還是會遇到這個項目的主持人問台上台下的醫師這個問題
" 如果各位醫師自己得到頸動脈狹窄這個病, 您們做何選擇? 開刀還是支架 ???? "
結果沒有一個醫師舉手願意做支架
嚇壞剛入門的我

果然這幾年大規模的研究出來了
以美國FDA為主
認為頸部動脈支架只適合用在年紀大70-80歲/ 手術高危險群/ 血管阻塞超過七成的患者
尤其沒有症狀的患者
以降血脂藥物可以有效降低每年中風率至0.8%
可是光是使用支架治療頸動脈狹窄造成中風的機會就平均高達4%左右
如果再加上大家認為的幾項不適合用支架處理的狀況如末梢血管過度捲曲, 狹窄部位太長, 困難性主動脈弓以及主動脈嚴重易脫落動脈硬化斑塊(shaggy aorta ) 等
這樣的結果幾乎打了頸動脈支架的研究廠商一巴掌
也告訴臨床醫師不可以用血管看起來有狹窄完全沒有考慮病人有無症狀就通通想要把病人的血管通一通或是滿腦子只想到放一下支架賺一下小錢.....那是絕對不可以的

所以當我的朋友的父親因為反覆發作小中風經由我的診斷真的發現嚴重頸動脈狹窄時
我還真是猶豫不決
開刀還是支架呢?
如果醫師自己都不敢接受這個支架手術如何建議病人使用呢?
還好病人自己幫我解決了難題
願意承擔風險選擇不開刀的方法做支架
也成功無事的放完支架出院

接下來只要乖乖吃藥然後追蹤支架的狀況確定沒有太快發生在度阻塞狹窄就可以了
阿彌陀佛....

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

頸部腫瘤???

幾年前當我還是小小v 的時候
耳鼻喉科的學弟高興的聯絡我
" 學長, 有一個超級大的動脈瘤在病人的頸部, 轉給你開刀好不好??? "

看完電腦斷層發現病人的總頸動脈與內頸動脈變成一個超級大的梭狀腫瘤
儼然都已經快鼓出皮膚外面了
我想只要輕輕一刀,  病人的頸動脈就可以大噴血三分鐘內死掉
好不容易商量耳鼻喉科專門開頸部惡性腫瘤的學弟幫忙做頸部的探查
看他毫不猶豫的犧牲掉許多皮膚與肌肉下的蹄系神經
我一直在旁邊 OS
如果治好病人的頸動脈瘤換來一輩子的下顎麻痛
真不知這樣的結局病人可不可以接受

反正結局就是病人的總頸動脈分出足夠程度我們就夾上動脈夾
然後在出血還沒有一發不可收拾的時候
我們就找到被動脈瘤推到一旁扭曲變形的內頸動脈然後在一邊大腦缺氧沒超過兩分鐘之前便放入末端頸動脈的分流導管( shunt ) 
天知道
這是我第一次使用分流導管在頸動脈中
還好在三字經沒有出來太多之前
開刀房小姐就氣喘吁吁的找到適當大小的分流導管順利放進去
之後就簡單了
將兩頭的血管接起來很快的....

病人已經陸續每年都回來門診追蹤
開刀的地方經過再次的斷層攝影幾近完美
真的   病人最大的問題是覺得下顎骨及耳朵前面麻痛

有了成功的經驗
之後
所有耳鼻喉科跟血管有碰到的腫瘤便都是我的領域了
甚麼良性惡性腫瘤最多的就是頸動脈體腫瘤( carotid body tumor )
大大小小的頸動脈體腫瘤很奇怪
每次耳鼻喉科醫師單獨開一定會弄斷腫瘤的營養動脈
一定要小噴一下血然後著急的找我們去縫合血管出血處
最嚴重的是整個頸動脈因為開刀時候沒分清楚surgical plane 造成整條血管的外膜被拿掉了
血管上還有坑坑疤疤的傷口縫線內頸動脈還被電燒燒斷了

不得以只好將內頸動脈夾住
好了
這下子有半邊的腦子開始缺氧
有兩成的機會病人會中風
耳鼻喉科醫師緊張的自己跑到我們的開刀房裡面拜託我幫忙做血管修補
偏偏我的刀才在最重要的時候

我一邊心裡七上八下的開著靜脈曲張的手術
心裡想是否應該衝到樓上做救命的手術然後讓自己的病人在手術台上曬腿....Orz
想來真是可悲
整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還真的沒有剩餘的心臟外科醫師可以到別科的手術台上接血管
還好我想到還有整形外科醫師
整形外科醫師很快的到了
也成功的將一條看起來像外頸動脈的血管接到內頸動脈的斷端上
犧牲外頸動脈來解決內頸動脈的缺氧本來就是這種狀況的標準步驟
只要趕快恢復半邊腦子的缺血
一切好說

整形外科醫師可能沒有習慣在病人的頸動脈內放入分流導管的狀態下接血管
所以整個接血管的三十分鐘之內
半邊腦子是沒有血的
靠的是另外一邊大腦的側枝循環
當然如果血壓維持高一些動作快一些沒用分流導管絕對可以的

我很快的結束靜脈曲張手術
趕快衝到樓上耳鼻喉科開刀房
我發現了病人的頸動脈縫合處非常奇怪
縫合在內頸動脈上的所謂外頸動脈實在太小了
看起來根本是外頸動脈的一個分支
由於被腫瘤擋住血 管所以根本不知敵方態勢
我堅持上去將腫瘤迅速拿掉
果然發現整形外科醫師所做的完美吻合是接在一條外頸動脈的分支上
悽慘的是
病人的總頸動脈與內外頸動脈已經殘缺不堪整個血管外膜已經粘在腫瘤上
看來很不妙
還好病人的總頸動脈夠長
內頸動脈的斷端也沒有縮進下顎內
我決定打斷整形外科的吻合處重新做一次吻合
打斷之後才發現整個內頸動脈充滿血塊
原來接血管的三四十分鐘沒有使用肝素

唉, 這下子病人沒中風才怪
我還是很快的利用十分鐘出頭的時間趕快做血管吻合
腦子的血流這下總算完全恢復了

希望病人在加護病房可以順利轉醒.....


頸部腫瘤
我看心臟外科還真的是跟他糾纏不輕.....


PS: 後記
   就在我接完血管的一個禮拜後週末開刀聽到有耳鼻喉科急救的廣播
還以為是這個病人在病房像影集實習醫師裡面演的一樣帥氣的整型外科醫師做完血管吻合後
病人在病房因為一個轉頭吻合處爆裂大出血休克死掉了
害我心裡七上八下
結果不是
原來是另一位頸部惡性腫瘤的病人因為放射線照射後造成頸動脈糜爛大出血
來不及做任何有效的處理
救不回來了
不是我接血管的那位病例

總算我問一下耳鼻喉科學弟
證明病人出院了
沒有任何的神經後遺症
只是我完全沒機會看到這個病人術後的樣子
心臟外科注定只能當個藏鏡人..

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如何成功拯救頸動脈割裂傷/ 頸動脈外傷/ 頸動脈破裂

前幾天才有人被路過的車子伸出來的長柄鐮刀割傷脖子送醫不治
有人脖子被仇家或震怒忌妒的先生不受控制的孽子脖子上戳了一刀, 送醫不治
有人不小心被警察流彈打到脖子送醫不治....

夫妻炒菜起勃谿 夫持刀砍妻

民視 更新日期:2006/09/02 20:09
位在彰化市中正路上的一間麻辣火鍋店,今天上午一對員工夫妻,因為太太煮菜的時候,不小心將油噴到先生,兩人因此發生口角,脾氣火爆的先生竟然持菜刀朝著太太的頭部猛砍,隨後割頸自殺。發生喋血的火鍋店拉起封鎖線,店內血跡斑斑,從廚房一路滴到門口,這起命案的導火線,竟然只因為太太炒菜時,不小心將油噴到先生 在火鍋店擔任主廚的丈夫,行兇之後朝自己的頸部砍了一刀,兩人都深受重傷倒臥血泊中的夫妻倆人隨即被消防人員送往醫院急救,妻子因為傷重失血過多,雖然經過急救還是不治,而先生也因為自殺傷及頸動脈生命垂危。

屏東縣三地門鄉一位11歲男童,上個月洗澡時,洗臉盆突然破裂,男童被割傷頸動脈,造成大量出血死亡,孩童的父母要幫枉死的兒子討公道,找廠商負責,不過這家廠商早已經倒閉,家屬根本求償無門。
洗臉槽破裂奪走男童生命,事隔一個月,男童的母親看著照片中,孩子的燦爛笑容,心還是很痛!男童在上個月26號晚間,進浴室洗澡不到一分鐘,傳來巨響,洗臉槽整個掉下來,割傷男童頸動脈,當場血流不止。
男童家屬說,這套衛浴設備買了六七年,常常提醒孩子不能夠重壓,而且父子通常一起洗澡,那天是孩子自己洗,沒想到就發生悲劇。

檢方初步判定,應該是有外力施壓才會導致洗臉盆崩裂,至於家屬懷疑買到劣質品,不過廠商早就倒閉,想要求償恐怕也有困難。



 

見面就問錢 離家中國妻被夫砍

自由 更新日期:2008/08/31 04:09
〔記者孫義方、徐夏蓮/台中報導〕人車熙攘的台中市火車站前,昨天白晝活生生上演了一齣「夫砍妻」的驚悚劇!
去年嫁來台灣的曹姓中國籍配偶,離家出走後昨與丈夫張宗勇相約談判要贍養費,兩人在現場發生爭吵拉扯,混亂中張某取出預藏的小鐮刀,砍傷曹女的頸部造成氣管等部位重傷,張某行兇後跑到國光客運廁所躲藏,被趕到的員警逮捕。
曹女因傷勢太重被轉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救治,急診部主任陳維恭指出,曹婦傷到左側頸動脈、靜脈及甲狀腺,經修補縫合暫脫險境。
昨天下午3時許,台中火車站前傳出強盜殺人案,中市警一分局繼中派出所獲報調集所有線上巡邏警網趕到中正路及建國路口,現場地面遺留大攤血跡,救護車立即將脖子被砍傷、全身是血、幾無呼吸心跳的婦人曹紅英(40歲)送醫。
目擊的路人向警方說,帶著背包的行兇男子把兇刀丟在人行道旁盆栽後,就朝國光客運方向逃逸,警方立即追趕,最後在客運站廁所內將嫌犯張宗勇(50歲)逮捕。
張嫌供稱,去年8月間,他透過婚姻介紹所以30萬元到中國湖南娶了小他10歲的曹紅英,由於曹女還須照顧在中國的兒子,因此常吵著要出門工作賺生活費,加上兩人的個性不合,時常發生口角,曹女對他提出家暴傷害控訴後就離家出走。
張嫌無奈地說,很後悔娶曹女,曹女離家後就很少聯絡,他想與她離婚,曹女一開口就要60萬元贍養費,他說最多只能籌出30萬,雙方就約在昨天下午3時許談判,他擔心曹女找來幫手,在路上就買了鐮刀放在背包以防萬一。
張嫌說,曹女一看到他劈頭就問有沒有帶錢來,兩人當場發生爭執,曹女想要搶他的背包,他盛怒之下就拿出鐮刀朝曹女脖子猛砍,接著棄刀逃逸。.........



好像所有聽到脖子大血管被傷到的意外事件或兇殺事件不管是刀傷槍傷很少救回來的
除了之前我們記者會那個被機器噴出來的金屬斷裂碎片傷及左側頸動脈的外勞來得及開刀成功沒事出院
許多頸部動脈外傷的患者即使來得及送醫院
急診當班醫師也很難成功救回病人

我有時想想
如果我站在第一線
如何處理這種噴血三分鐘就沒有血壓的狀況
我想最重要的是止血壓迫
只有敏感的手指手掌才能有效控制這個位置的出血
也只有維持足夠的血壓, 病人才能維持清醒不會中風

偏偏台灣的緊急醫療
即使在外傷急症醫學會如此強力介入指導的狀況下
還是沒有這種觀念
常見到救護車的醫療人員迫不及待的用彈性繃帶或其他壓迫性材料草草包紮,
手便離開病人出血的地方任由出血處汨汨的出血
即便已經開始大量輸血也來不及

還有急診室的醫師太過高估自己的能力
企圖在照明不佳人手不足的狀況便想要英雄般的將病人的出血止住
這是電影看太多
一個沒有經驗的外傷科醫師或外科醫師絕對無法在人手不足又照明不佳的地方
貿然打開以手壓迫暫時止血的頸部切割傷或穿刺傷
只會加速病人的死亡

最好的狀況是有兩三位有經驗的醫師在照明良好的手術室中
一邊一個手指一個手指慢慢打開另一個人只要看到出血的地方就以非破壞性止血夾一路夾住出血的血管減少病人體液的流失
重點在迅速夾住動脈出血點並早一點以血管內分流管立即建立恢復外傷那一邊的腦袋血流
並視情況馬上決定作頸動脈轉位或側面縫合修補或自體血管置換手術
之後的問題便簡單了
靜脈出血直接結紮, 當然大條的內頸靜脈您在其餘出血大多處已獲得控制的狀況下還是可以做修補或吻合手術, 以減少術後大腦水腫的可能
其他的肌肉出血, 甲狀腺出血, 皮下靜脈動脈出血全部可以用縫合線作bulky suture

有經驗的醫師如果有三個人在場
在夠積極的麻醉科醫師與護士的協助下
只要病人送來醫院沒有陷入太嚴重昏迷狀況
手術中的血壓可以盡量拉高的情況下
另外嚴密注意病人術後的腦壓預防再灌流效應引起腦水腫

病人術後完全沒事的出院的機會不是沒有 ...................
所以重點還是在外傷現場的旁人,救護車上的EMT人員以及急診室醫龍般敏捷勇敢作正確事情的值班醫師一定要用手牢牢壓住出血點, 絕對不要讓病人死於出血不止, 那太冤枉了



網路上可以找到台北榮總的頸動脈破裂治療經驗
只是看來都不是外傷
雖然我不認為將頸動脈栓塞起來是個好主意
但是以只有10%的中風機率, 的確振奮人心
可是誰要當那個10% 的病人
如果有更好的辦法
醫師的臨床考慮絕對要非常慎重




使用血管內栓塞治療頸動脈破裂合併大量出血
羅兆寶1 張豐基1 鄧木火1 陳啟昌2 凌憬峰1 張政彥1
台北榮民總醫院 放射線部1 台中榮民總醫院 放射線部2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 放射線學科
背景 評估血管內栓塞治療頸動脈破裂之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溯性檢視21 例病患,有頸動脈破裂合併大量口或鼻流血經栓塞治療。
21 例中有17 例是男性,4 例是女性,年齡分佈從21 到79 歲,平均年齡47
歲。造成頸動脈破裂之可能原因有頭頸腫瘤經開刀或放射治療 (17 例),外
科手術併發症 (1 例) 及外傷 (3 例),13 例患者使用可分離是囊球及液體沾
黏劑做內頸或頸總動脈堵塞以治療假性動脈瘤。8 例患者使用液體沾黏劑或
線圈做外頸動脈 (6 例) 或內頸動脈栓塞 (2 例)。
結果 經血管內栓塞治療技術上成功將21 例頸動脈破裂栓塞,並馬上停止
流血。所有21 例患者並無流血復發。2 例患者於栓塞後數小時內有半邊肢體
永遠癱瘓 (10%) ,3 例患者有腦部暫時缺血現象,但隨後恢復正常 (14%),
10 例有高度頭頸腫瘤患者於追蹤過程,死於疾病本身,臨床追蹤時間從2 到
48 個月,平均16 個月。
結論 治療性血管內栓塞治療頸動脈破裂合併大量流血是一種首要之治療
方式,經過一段長時間追蹤証明此方式是安全及有效的。
關鍵詞 頸動脈破裂、治療性栓塞。
(中華醫學會雜誌 2003;66:140-147, 原著)



還有亞東醫院的成功案例, 恭喜耶, 我非常想知道病人植入支架當時是否來得及,  後來的病人狀況如何不知有無併發症, 需不需要過了急性期之後作第二次手術......
我想如果病人的頸動脈是完全切斷的狀況或是破裂的孔洞太大, 要放入guidewire到遠端頸動脈是非常不容易的

頸動脈破裂 血管支架修補 亞洲首例

2006/01/07 13:30
頸動脈破裂 血管支架修補 亞洲首例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聯合新聞網 記者楊清雄/報導】
原本用來治療血管阻塞的血管支架,現在也能拿來修補動脈破損。亞東醫院日前藉此救回一名頸動脈出血患者的性命,術後恢復穩定,並無腦中風(新聞網站)或缺血的併發症。

據了解,這名39歲的男性患者在去年12月28日晚間,因頸部槍傷被送到亞東醫院急診,當時患者大量出血、呼吸困難,意識模糊,急診團隊發現他右側的頸動脈遭槍傷破裂,情況危急。

頸動脈破裂是非常嚴重的外傷,死亡率可達17%,即便存活,也會因為傷及神經、頸椎、氣管等重要組織,導致嚴重併發症;此外,由於大量出血,會使腦部缺血,造成嚴重的腦部損傷,中風機率高達28%。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詹志洋表示,傳統治療頸動脈外傷的方法,是以外科手術直接修補血管,但是傷口大、風險高;若改用血管內手術的方法,植入支架及人工血管,不但較為安全,後遺症也少。

詹志祥說,使用支架加人工血管,手術時間比較短,而且可以維持頸動脈持續灌血到腦部,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同時降低可能的併發症。

據了解,以往血管支架多半用來治療心肌梗塞(新聞網站)的動脈硬化狹窄,或主動脈瘤、主動脈剝離等;而藉此治療因槍傷造成頸動脈破裂的病例,迄今世界上僅有一例文獻報告;而亞東醫院所完成的案例,可說是亞洲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