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狹窄在國外是常見造成病人腦梗塞腦中風的原因之一
尤其許多周邊血管疾病或是冠狀動脈狹窄狹心症的患者
還蠻常在手術前的篩檢發現有這個問題
以前在還沒有頸動脈支架發明之前
頸動脈狹窄想當然耳手術方法應該不會脫離
頸動脈繞道或是將外頸動脈切斷拿來取代內頸動脈
可是並不然
頸動脈狹窄手術最特別的是一種手術方法叫做動脈內膜切除手術
這跟大多數的動脈硬化處理方式非常不一樣
外科醫師的角色竟然是將動脈內造成血管狹窄不通的動脈硬化斑塊切除然後將已經沒有動脈內膜以及動脈硬化斑塊的血管外皮縫合起來或是加上個血管補片增大截面積
這樣的手術
造成一個很大的傷口
幾乎由耳垂劃刀一直到鎖骨附近( earlobe to colllar bone )
當然做熟了加上病人的血管病灶不長可以將傷口縮小到只有5-6公分長
原本這類的手術應該佔心臟外科一個很重要的地位
可是這幾年幾乎每年只有零星幾個病例輪到我們開刀
原因是這些患者都被神經內外科安排去心臟內科或是神經放射科做支架了
以用來通冠狀動脈或是身體其他血管甚至膽管氣管支氣管的記憶金屬或是不鏽鋼金屬支架來做頸動脈支架手術是正常醫師一定會想到也一定會想辦法拿來用看看的方法
唯一的不同是 週邊動脈或是臟器器官血管的支架如果置放過程有一些血栓或是動脈硬化斑塊跑到週邊去塞到週邊小動脈不會有甚麼大事情
可是這種末梢動脈小阻塞的情形在頸動脈支架可是非常危險
病人可以前一秒好好的後一秒就發生嚴重大中風甚至迅速死亡
所以後來發明了所謂保護性濾網
在頸動脈病灶後先張開一個網子
再做頸動脈支架
如此過程中有任何血塊或是動脈硬化斑塊掉落就可以被網子攔截
已經變成這個支架手術的必備要項了
即使如此
我們每年出國開會還是會遇到這個項目的主持人問台上台下的醫師這個問題
" 如果各位醫師自己得到頸動脈狹窄這個病, 您們做何選擇? 開刀還是支架 ???? "
結果沒有一個醫師舉手願意做支架
嚇壞剛入門的我
果然這幾年大規模的研究出來了
以美國FDA為主
認為頸部動脈支架只適合用在年紀大70-80歲/ 手術高危險群/ 血管阻塞超過七成的患者
尤其沒有症狀的患者
以降血脂藥物可以有效降低每年中風率至0.8%
可是光是使用支架治療頸動脈狹窄造成中風的機會就平均高達4%左右
如果再加上大家認為的幾項不適合用支架處理的狀況如末梢血管過度捲曲, 狹窄部位太長, 困難性主動脈弓以及主動脈嚴重易脫落動脈硬化斑塊(shaggy aorta ) 等
這樣的結果幾乎打了頸動脈支架的研究廠商一巴掌
也告訴臨床醫師不可以用血管看起來有狹窄完全沒有考慮病人有無症狀就通通想要把病人的血管通一通或是滿腦子只想到放一下支架賺一下小錢.....那是絕對不可以的
所以當我的朋友的父親因為反覆發作小中風經由我的診斷真的發現嚴重頸動脈狹窄時
我還真是猶豫不決
開刀還是支架呢?
如果醫師自己都不敢接受這個支架手術如何建議病人使用呢?
還好病人自己幫我解決了難題
願意承擔風險選擇不開刀的方法做支架
也成功無事的放完支架出院
接下來只要乖乖吃藥然後追蹤支架的狀況確定沒有太快發生在度阻塞狹窄就可以了
阿彌陀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