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門診, 放完跨年假的第一天
門診還是一大堆初診的患者, 嗯, 今天要加快速度...
這個伯伯進門非常禮貌, 鞠躬哈腰讓我不知所措, 講說" 醫師, 我在x豐醫院做膀胱癌的追蹤,
醫師告訴我, 我的肚子裡還有一顆什麼瘤, 隨時會破掉, 叫我來大醫院...."
我一聽他還沒講說是什麼瘤, 我就接口說" 腹主動脈瘤"
" 對, 醫師說是動脈瘤, 隨時會破掉, 破掉了就來不及了..."
我拿起他帶來的CD 片, 仔細一看, 果然在腎臟下面有一顆約4x3公分的腹主動脈瘤...
腹主動脈瘤常見於70歲以上的老人家, 時常沒有什麼症狀因為做腹部超音波或是腹部電腦斷層掃瞄時被意外發現, 它不痛也不太會影響食慾, 雖然說是瘤, 可是是血管退化硬化老化彈性疲乏, 時間累積慢慢的將原本水管狀的大動脈變成像一棵大頭菜一般 , 鼓起來一包, 一點也不會轉移
可是它卻會致命, 主要是這個瘤不理他, 漲得太大的時候, 會破裂出血休克
時常在急診發現嚴重肚子痛或血壓下降血紅素下降的病人,可是沒有外傷或消化道出血, 做個腹部電腦斷層便發現這顆大頭菜已經破裂出血瀰漫整個後腹腔了, 結局當然不會很美妙
所以, 發現腹主動脈瘤, 必須注意他的大小, 一般相信最大直徑超過5.5公分的患者, 建議找心臟血管外科開刀處理
開刀就是在肚子上開個大洞, 幾乎由胸骨末端一路開到恥骨, 約30公分的傷口, 將腹主動脈找出來, 在動脈瘤的前後端以主動脈夾夾住, 然後切開主動脈瘤, 清除掉裡面的血塊及動脈硬化斑塊, 最後縫上一條達克龍做成的人工血管, 止好所有接口及可能的出血, 再將原先的動脈瘤縮小覆蓋在人工血管上面, 縫好肚皮, 一切順利, 約4-6小時可以完成手術
患者術後常常因為肚子漲, 消化功能恢復較慢, 必須住院兩週左右才可能出院...
所以目前有兩種新式手術方法來增進這類患者手術的併發症及討厭的術後疼痛, 消化功能異常等麻煩的事情
一是腹腔鏡手術, 利用與消化外科, 泌尿科腹腔鏡手術一樣的技術, 在患者左側腹部打上4-8個1-2公分的小洞, 一樣透過內視鏡將動脈瘤前後的大動脈夾住, 一樣切開動脈瘤, 塞進一條人工血管, 再利用腹腔鏡縫合的技術, 將人工血管接合到病人自己的血管上面, 最後完成手術..., 與傳統手術最大的不同, 患者術後恢復快, 不大有消化功能異常的情形出現, 可以快一點出院, 壞處是, 手術者視野受限, 萬一出血或是主動脈瘤內血塊或動脈硬化斑塊清除不乾淨, 容易造成術後一些併發症, 另外手術時間久, 也是令人擔心..
另一種就是目前各大醫院如火如荼發展的腹主動脈支架手術
只要在患者的兩側腹股溝各開一個5公分的傷口找出患者的股動脈便可以植入一個覆蓋有達克龍人工血管的支架, 導引動脈瘤前端的血流走在支架內在引流至兩側下肢動脈...手術快, 約一兩個小時即可完成, 傷口小, 恢復超快, 幾乎不痛, 不用插管住加護病房, 不會影響消化....唯一的兩個壞處是要自費40-50萬元, 以及若血管枝幹沒有完全塞住, 可能有無法完全免除腹主動脈瘤繼續擴大的可能( 稱為支架內滲漏 Endoleak ), 必須術後嚴密電腦斷層追蹤
所以還是有許多人即使經濟許可, 仍然選擇傳統手術, 安全絕對有效, 不需術後追蹤...
老實說, 如果小一點的腹主動脈瘤, 醫師操作的風險低, 手術後發生支架內滲漏的機會可能也較低, 可是國外仍然有許多醫師反對太早將病人手術的標準, 提早到5公分甚至4公分多....理由是, 因為太小的主動脈瘤破裂出血的機會是有, 可是非常小, 搞不好比麻醉手術併發症的機率還低, 何必讓患者提早冒風險...
可是台灣有沒有醫師提早建議病患做支架或是手術呢, 我想有的, 不對嗎? 我想見仁見智, 只要病人平安解決其困擾, 不能說有錯...
所以我還是告訴伯伯, 他的腹主動脈瘤還小, 只要嚴密追蹤即可, 可是如果肚子劇痛, 必須趕快到急診室就醫, 另外還交代他控制好血壓及血中脂肪膽固醇, 這是相信可以讓腹主動脈瘤不要大得太快的方法..
我不知道,伯伯是否會相信我的話, 最後還是跑到哪一家醫院乾脆手術掉了, 那個敢對他說還不用手術的醫師反而被暗中罵到臭頭...我每次遇到這種患者心裡一定會如此OS....
的確, 肚子裡有一棵不定時炸彈的感覺, 一定很糟糕, 會不會因為這樣一棵瘤, 影響伯伯之後的生活, 是否擔心受怕, 是否會生活得過度小心, 是否會不敢運動反而因此活動力退化, 這樣我對他的好心, 是否一定是對的呢?????我不知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