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1日 星期六

二氧化碳血管攝影技術

剛剛從醫院驚險的做完一個對顯影劑過敏的病人的廔管血栓清除與氣球擴張手術
按照記錄
病人曾經在內科做洗腎廔管氣球擴張時曾因為對顯影劑過敏造成低血壓休克
雖然有搶救回來最後還是造成病人中風的後遺症

病人笑著跟我們講他之前的這一段歷史
已經毫無芥蒂而且鼓勵我說
應該用顯影劑還是用啦
只要事先打一劑過敏的藥
我應該受得了啦

我趕緊進電腦病歷系統察看他之前在我們醫院的手術記錄
只有做過人工廔管的繞道手術做過血栓清除手術
自從在90幾年發作休克中風後
就沒有醫師再敢跟他做廔管攝影檢查或者氣球擴張治療了

手術前我很煩惱
是否應該冒險幫他打稀釋在稀釋的顯影劑之前
先幫病人打上兩針抗過敏藥
就跟放射科做的事情一樣
然後讓病人簽下生死狀

後來我決定使用沒有顯影劑注射的方法
使用長軟氣球( 7mmx 8-15cm 的軟質氣球)
直接針對容易阻塞的靜脈端接口與接口附近的出口靜脈直接做氣球擴張
只要達到廔管摸得到強勁血流與震顫音就可以了

手術果然很順利
清完血栓然後一一用氣球將我們經驗上前臂環形人工廔管有可能阻塞狹窄的位置
一一使用長氣球擴張之後
病人的廔管震顫音好極了
完成手術

其實在選擇這種盲目靠經驗值的氣球擴張手術前
我有一點想試用台X吳醫師在醫學會上提到的另一個可行辦法
二氧化碳血管攝影 carbon di'oxide an'giography
可惜我還沒仔細研究相關設備與作法
只好含恨做罷
回家趕緊督促自己趕快研究完文獻
趕緊建立醫院自己的設備及經驗

二氧化碳血管攝影顧名思義就是將二氧化碳經過夠細的過濾之後抽在針桶內打進病人的動脈或者靜脈系統中
由於二氧化碳容易在常溫下在2-3分鐘內就快速溶解於血中的特性
不用特別擔心氣體栓塞的問題
只要注射的總量不要一次太多( >30cc) 或者大量注射前先將sheath鞘管內的血液液體先用幾毫升二氧化碳排空排空每次注射等兩三分鐘的間隔一般相信這個檢查是非常安全的
尤其特別適合使用在對顯影劑過敏或者擔心顯影劑對腎臟加重損傷的病人
使用的範圍幾乎涵蓋所有的一般顯影劑攝影的相關血管內診斷治療與處置
這個從1970年代就曾經被人家提出來使用成功然後在80年代配合DSA 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 發現同樣可以得到跟含碘顯影劑一樣的效果的血管攝影
只是一般上不建議用在橫膈上的動脈攝影
擔心造成脊椎或者頸動脈或者冠狀動脈的氣體栓塞
也不建議用在有心房心室中隔缺損以及肺臟動靜脈畸形還有肺高壓或者嚴重肺功能不全的患者
二氧化碳攝影使用的必須是實驗室等級的純二氧化碳
CO2濃度必須> 99%
如果我們只做單次的攝影
可以使用針筒直接透過三向接頭抽吸然後將三向接頭關緊
迅速注射進血管
防止空氣污染針筒內的純二氧化碳
由於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非常低
大約只有0.03%所以空氣容易跑進沒有嚴密check-valve 的三向開關及針筒內
嚴禁將二氧化碳抽在針筒內放在手術台上等待注射
應該一定很快速被大氣污染air contamination

對於我們必須多次注射的廔管攝影或者主動脈攝影或者周邊動脈攝影
建議使用袋裝二氧化碳注射法
將氣瓶CO2 cylinder的接頭接在夠細的氣體過濾接頭上

透過集液袋的密閉性
以及特殊的氣體推注接頭系統維持氣密然後直接連接到血管攝影導管

做出來的DSA攝影基本上跟傳統使用含碘的顯影劑攝影幾乎一樣
只是品質或許因為二氧化碳在大血管中的浮力效果
可能不容易顯示出所有分支血管
可是對於小的側枝循環或者血管漏血出血以及假性動脈瘤則因為氣體擴散堆積的效應
成像品質更佳

對於小於10mm的血管就是Co2 angiography的強項了
即使如此我看國外使用CO2做腹主動脈瘤支架手術的照片也是ㄅ一ㄤˋ ㄅ一ㄤˋ 叫

對於臟器的假性動脈瘤那就可清楚了


現在只要趕緊找到相關的氣體過濾接頭以及嘗試使用袋裝接法找個病人做一次攝影
相信很快就有病人因為這項技術大大得利
哈哈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