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7日 星期五

網路詆毀???

這幾天瘋狂準備演講幻燈片
在網路上廣泛搜尋各種資料
為了找到台灣每年截肢的比率
找到了新浪網上的部落格多年前在聯合報上的資料
當然  資料主要是某醫師的新聞稿, 以警告世人的語氣順便談一下自己的成果當然也有些廣告效果
台灣奇蹟?糖尿病患截肢 年逾四千(請點選文章連結觀看)
唉,那個在十九天內做了七次截肢手術的案例
不禁為他感到難過及憤怒
約七至八成患者原本被判定需要高位截肢(膝上或膝下截肢),但經過血管繞道手術及細心的傷口照料,九成以上都免除截肢,少部份病患只需要截掉嚴重發黑壞死的腳趾頭
明明有八成的患者不需要截肢就可以治好
那為什麼還要截肢?
繞道手術法 健保給付嚴
不過,張耀中推廣的「足背動脈繞道手術」並不普及,許多醫師寧願選擇截肢。張耀中說,足背動脈繞道手術並不難做,一般血管外科醫師應該都會。但腳部血管很細,有的僅直徑○.一公分,銜接非常耗神,手術往往需要四、五個小時,健保給付每台刀只有一萬兩千點(目前健保點值一點不足一元),以致許多醫生沒有意願做。

......搞了個半天,原來兇手還是在政府 orz
這種秏時又費力的手術,又沒啥收入,換做是你,你會做嗎!?
反正又非親又故,截肢掉又清鬆又方便,錢又沒比較少,當然截啦
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
誰能了解被截肢的痛苦?
唉,趕快修法吧
----------------------
太離譜 糖尿病患19天截肢7次
鄭心媚/台北報導

今年五十五歲的李泰生,兩年前跌倒造成右腳小趾頭破皮,沒想到一個小傷口卻引發整條腿壞死,短短十九天內動了七次截肢手術,整條腿全切光了,仍然因為嚴重感染一度病危。最後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的補救手術和高壓氧治療救了他,代價是失去一條腿和自費醫療欠下十幾萬的債務。
李泰生是萬芳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張耀中見過最嚴重的糖尿病截肢病患。原本擔任保全的他,兩年前右腳小趾頭破皮,一開始不以為意,自己買藥膏敷傷口一直不見好轉。不久傷口發黑、化膿,痛得受不了,才到台北某市立醫院就醫。

從小趾傷口「截」到快沒命
一開始,醫師只是建議必須將右下肢到第四趾截掉,沒想到當天傷口嚴重感染,醫師因而建議截肢腳掌,過沒幾天,傷口再度感染小腿肚、到膝蓋以上。就這樣,一路往上截肢,但剩餘的殘肢還是疼痛不已,後來醫師剖開大腿才發現,內部組織已經整個壞死、發黑,無奈之下,只好再度截肢。總計短短的十九天,李泰生動了七次截肢手術,一路截到鼠蹊部,整條腿都沒了,傷口卻仍沒有好轉。
李泰生說,沒想到一個小趾頭的傷口會讓他失去整條腿,還差點連命都沒了。儘管當時他整條腿都切了,但鼠蹊部的傷口依舊發炎、潰爛,引發敗血症,醫院甚至發出病危通知。
台灣截肢浮濫 值得重視
因為整條腿都沒了,不可能往上切身體,許多醫師看了李泰生的情況都搖頭嘆息,直說沒救了。後來轉到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張耀中堅持收治他,請來整形外科醫師將截肢沒處理好的骨頭整平,再進行四十一次高壓氧治療,終於救回一命。但這四十一次高壓氧治療讓李泰生的妻子四處借貸,欠下十多萬債務。
李泰生現在右腿裝上義肢,能自己騎機車從南港到萬芳醫院看病。但失去一條腿,讓他無法養家,還沒成年的兒子得去打工,妻子也得打零工維持家計,說到傷心處,李泰生不禁紅了眼眶。
根據統計,國內一年因糖尿病截趾、斷腿的病例超過四千例。其中有多少是像李泰生一樣被誤截的,值得社會各界重視。

------------------------
台灣奇蹟?糖尿病患截肢 年逾四千
鄭心媚、黃庭郁、張蚺/台北報導

國內糖尿病患人數超過百萬,發病十年後,平均有一%的病患截肢,保守估計一年因糖尿病截肢者超過四千人。醫師說,這項截肢率十年來沒有改善,但絕大多數病患可避免截趾、斷腿的命運,可惜能夠保留患肢的「足背動脈繞道手術」和「高壓氧治療」不是推廣有困難,就是健保給付嚴苛,對病患相當不利。
健保局民國九十二年統計,當年全台申報截肢手術八○四八件。台大醫院內科教授戴東原及曾慶孝調查發現,國內約半數截肢手術與糖尿病足有關,依此推估,目前一年因糖尿病截趾、斷腿的病例超過四千例。

一%截肢率 十年未改善
「糖尿病衛教協會」理事長蔡世澤指出,國內病患診斷出糖尿病十年後,有三成出現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及腎病變,各有一%失明、洗腎或截肢。十年前開始追蹤糖尿病患病情控制的台大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曾慶孝指出,一%的截肢率「十年如一日」,與醫學進步及醫界投入衛生教育的心力相較,這個數據代表「不進反退」。
「絕大多數截肢是不需要的!」台北萬芳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張耀中說,透過血管繞道手術,可以改善糖尿病患下肢和足部血液循環,能大幅減少截肢需求。
張耀中分析他最近七年的門診資料發現,約七至八成患者原本被判定需要高位截肢(膝上或膝下截肢),但經過血管繞道手術及細心的傷口照料,九成以上都免除截肢,少部份病患只需要截掉嚴重發黑壞死的腳趾頭。患者保住雙腿,得以維持正常生活,心情沒有遭受嚴重打擊,長期追蹤觀察發現,倖存雙腿的糖尿病患活得要比截肢患者久。
繞道手術法 健保給付嚴
不過,張耀中推廣的「足背動脈繞道手術」並不普及,許多醫師寧願選擇截肢。張耀中說,足背動脈繞道手術並不難做,一般血管外科醫師應該都會。但腳部血管很細,有的僅直徑○.一公分,銜接非常耗神,手術往往需要四、五個小時,健保給付每台刀只有一萬兩千點(目前健保點值一點不足一元),以致許多醫生沒有意願做。
「截肢當然比血管繞道容易做!」台大醫院心臟外科主任王水深說,「同樣幫糖尿病患做足部血管攝影,整形外科醫師常常是為了看『要切到哪裡』?血管外科常是為了看『能不能不要切』?」他指出,某些外科醫師因為資訊不充分,且擔心不截肢會擴大感染和壞死部分,才建議病人截肢。全台約有一百個醫師有能力做足背動脈繞道手術,但真正在做的人可能不多。
除了足背動脈繞道手術,高壓氧是被判定截肢的糖尿病患最常求助的另一項治療方式。彰化秀傳醫院高壓氧中心主任黃敦郁說,高壓氧艙內提供二至二.五個大氣壓力的純氧讓病人吸入,藉此促進血液循環及提高血中含氧量,使糖尿病患肢的傷口容易復原,感染情形也容易獲得控制,甚至可促進抗生素的藥效。
高壓氧治療 普及率更低
不過,健保局給付高壓氧的適應症只有七項,糖尿病足必須因要嚴重到「骨髓炎」或「壞死性軟組織感染」,才可能獲得給付。黃敦郁說,高壓氧治療骨髓炎申請健保給付要事前審核,許多病人根本等不及核准,必須自掏腰包;還有好幾個壞死性軟組織感染的糖尿病患都已經敗血症了,高壓氧搶救康復後,健保局認為病人「不嚴重」,申報給付全被打回票。
目前國內各高壓氧中心大約有半數患者是糖尿病患,但獲得健保給付的寥寥可數,多數是自費接受治療。這些病人自費接受一次高壓氧的代價約一千五至二千五,有的病人需要每周治療,不是每個人都負擔得起。

------------------------------
醫生說法 求助高壓氧 八成免截肢
鄭心媚、張蚺/台北報導

糖尿病患下肢血管病變常發生在膝蓋以下,以往醫界總以為病人整條小腿和足部的血管都壞了,其實位於腳背的足背動脈大都完好,只要接條正常血管繞到足背動脈,就足以維持足部血液循環。這就是「足背動脈繞道手術」。
萬芳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張耀中表示,糖尿病常導致周邊神經和血管病變,由於病人神經鈍化,腳部受傷常渾然不覺。加上糖尿病常合併高血壓、高血脂,也加速血管粥狀硬化,造成下肢血管狹窄或阻塞,足部血流供應減少,腳傷容易合併感染,影響傷口癒合。

張耀宗認為,足潰瘍的危險因素包括神經病變、血管阻塞和感染,就不該以截肢作為治療,而應從病因對症下藥。他也發現,做過足背動脈繞道手術後,再截趾或做傷口清創手術、高壓氧、遠紅外線治療、塗抹生長因子藥膏,才容易發揮療效。
彰化秀傳醫院高壓氧中心主任黃敦郁說,高壓氧是糖尿病足的輔助治療,在主要的抗生素治療、傷口清創、血管繞道之外,發揮很好的輔助效果。他估計,求助高壓氧治療的糖尿病患,起碼有八成免除截肢厄運。
敏盛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主任陳興漢說,絕大多數糖尿病患使用高壓氧都無法獲得健保給付,他建議第三、四級糖尿病病足,即傷口侵犯到骨頭和大面積皮膚壞死情況下,健保應該給付。
---------------------
截肢多次…全家籠罩漆黑
林智偉/教(北縣板橋)

當專業凌駕一切時,權力就無限上綱,而膨脹後的空洞又有誰清楚。報載有糖尿病患在十九天內,慘遭七次截肢手術,莫說本人感受,親人就先心痛不已。
尤其是這樣一次又一次地,看著自己的身體一段一段地被無情的手術刀割除,卻為了醫治痊癒,不得不信任醫生的專業,三番兩次忍受身體的苦楚與心靈的折磨,令人實在不捨,又無法說些什麼。
三年前,我女朋友的父親也是因一個小傷口的感染,先截小指頭,再截腳掌,再下去我無法形容了。我只是外人且須得有空才能過去探望,就已感受到心中隱隱的痛,女朋友一家人的氣氛完全籠罩在一片漆黑。從一個醫院轉到另一個醫院,似乎更是加速宣告死亡的危機,就在轉院後的一個月,伯父過世了,漆黑找到了一個出口,一口氣全部宣洩。
對於醫院的處理,女朋友一家人也很不諒解,一個小傷口竟然要了一條命,實難置信。最後他們選擇安靜的辦理後事,不想、也沒有力氣去爭論討公道了。
台灣的醫術不是享譽國際嗎?專業不是頂尖嗎?每年因截肢而身殘、死亡的卻如此多,究竟是醫術專業、醫療器材、健保制度或是何種因素出了狀況?請相關單位,用心用力深入了解吧!
【2005/07/12 聯合報】


結果就在下面馬上有人打上另一個負面新聞
所以我同學被蘋x日報每次有她們專業的相關新聞就一定打電話來詢問他的意見
弄得生活不寧
警告我說"唉, 成也媒體敗也媒體..." 
誠為至理名言
醫師好像很難逃脫這種遺害千年的網路資訊
讓我非常害怕
名醫涉收天價打禁藥 求處重刑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may/28/today-life2.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