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9日 星期六

又來一個洗腎扎針孔皮膚壞死出血的病例

上次腎臟內科學長轉來的那位洗腎扎針的地方皮膚壞死最後導致廔管大出血的
病人終於來門診拆線成功過關了
 
第一次處理這種狀況的我使用人工血管繞道然後切除疑似感染壞死的扎針處皮膚連同
底下的血管瘤
造成三個各三四公分長的傷口
尤其切除感染皮膚壞死的那個傷口足足等了兩個禮拜才確定長好沒事
病人的手上留下醜陋的疤痕


手術後我一直思考
能否在病人的皮膚壞死還沒感染的時候或者還是小範圍感染的時候
就幫病人開刀
切掉死掉的那塊皮膚
修補可能有一點"凸龜" 的扎針處動脈瘤
簡單的完成手術
實在是這一位患者的皮膚感染狀況有些蔓延
我不敢貿然只修補動脈瘤以及切掉壞死皮膚
直接縫合完成手術
只能用人工血管繞道來達到治療感染性動脈瘤又可以維持原本洗腎廔管功能的手術目的

好巧
上次門診
腎臟科學弟轉來另一個病人
一樣在手肘前的頭臂靜脈扎針處形成一個皮膚乾燥壞死的硬痂
曾經被病人嘗試摳掉皮膚硬痂的時候出血過一次
 
 這次患者的皮膚壞死皮膚附近就沒有感染的現象
我請病人在門診手術下
使用電動止血帶的幫助
準備來切掉這塊乾掉的皮膚以及底下的動脈瘤部分的血管壁
然後修補血管修補皮膚
解決病人可能壞死皮膚感染出血的日後困擾

手術前我用超音波看看病人的皮膚底下的血管瘤離開皮膚層有無一個安全距離讓我
可以安然地將皮膚跟血管壁分離
天呀
超音波下血管瘤整個就是貼住皮膚的真皮層
完全沒有空隙
我想只能跟開皮脂腺囊腫一樣
必須遠離腫瘤切除皮膚的地方
利用腫瘤外側緣與皮膚自然就會產生一定的空隙的定理


我在病人的動脈瘤上面畫了幾個記號
一個是縱向切口跟動脈瘤平行
一個是橫向切口跟動脈瘤垂直
後來我選擇後者
只是這樣的楔形切口我相信比較容易關起來

 為了安全起見
我使用電動止血帶先將整個廔管的血流阻斷
才開始切除這個楔形的皮膚
果然離開皮膚乾燥壞死的地方足夠距離
皮膚跟血管瘤中間就有一個安全空隙
等到整個楔形皮膚的外側緣一半已經被我分離之後
我使用封水縫合法water seal suture

先使用連續水平縫合線縫在動脈瘤頂端與皮膚的脖子地方
兩頭拉起

放開電動止血帶
切掉楔形皮膚與一部分的動脈瘤壁

然後在連續over and over 縫合回來
才發現整個皮膚壞死與動脈瘤壁部分切除手術沒有流超過5毫升的血
根本不需使用電動止血帶就可以輕鬆地完成手術

最後請總醫師將皮膚邊緣與動脈瘤壁做足夠的undermine
然後使用雙層縫合關起傷口完成手術

最後檢查切下來乾燥壞死部位的楔形皮膚
正面圖
 
背面圖
可以看到沾黏得死緊的動脈瘤壁

越發覺得今天突然間想到的這個做法
應該可以非常方便使用在以後的病人身上
也相信這位病人回診
傷口看起來應該會比前一個漂亮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